这才是真正的罗曼蒂克

2016-12-20 意俱小编

这两天上映的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,本以为又是一部,用“民国上海+众多明星”老套路来圈钱的扑街烂片,但是这部绝对能称得上艺术片的商业电影,一路票房与口碑齐飞,一些观众也捂着被打肿的脸,大呼“好久没看过这么瓷实的好片”!

1.jpg

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,全片导演都以极为克制的电影语言,用精简出的大量留白,却营造出紧张、压抑的艺术美感,这让程耳镜头里的浪漫,非风花雪月的浪漫,而是在乱世凶象中,一种近乎凶残,而又深刻、厚重的浪漫。

2.jpg

中国式贵族——一种克制的优雅

葛大爷所饰演的陆先生是全片最复杂的人,但陆先生的复杂,却恰恰通过全片几乎面瘫的脸来呈现出来,不多做一个表情,不多说一句话。

他能在与罢工工头的会面时,一面差人剁他妻子的手,一面又不动声色跟工头吃点心;能为了家里的“老妈子”跟人拼命,也能面不改色的在妹夫面前一枪毙了亲外甥;为了既敬又爱的大嫂,会犹豫杀不杀她,但在与屠尽自己满门的妹夫对峙时,同样面不改色。

3.jpg

不得不说,程耳用这种收敛、克制的手法,把大老板与陆先生,塑造得比原型杜月笙实在优雅太多了。如果抛开这层人物设定的历史关联,这种中国式贵族的刻画简直太完美了。朴素简单、含蓄内敛、处变不惊、不紧不慢,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心目中的“中国贵族”形象。

陆先生的贵族风范,里面夹揉的那种旧上海腔调,并不只是吃小菜、汤包,娶几房姨太太,最重要的还是对家庭的维护。这在吴小姐夫妇的戏份中也有体现,不同的是陆先生多出于“体面”的考虑,而吴小姐则多出于爱。

4.jpg

克制的爱,更动人心弦

在整个影片中,并不缺少关于“爱”的表现,但程耳并不采用一些歇斯底里的手法,或者是进行廉价的煽情。多数的“爱”都显得极其克制,不说一个“爱”字,但其中的情意却纤毫毕现。

比如王妈带着求婚的差事去见吴小姐,绝口不提戴先生多喜欢她,却以一番女性的体己话,把爱意表达得十分熨帖:“在这个乱世道,戴先生一想到你这样一位小姐就放心不下,寝室难安,他有信心保护你。”

5.jpg

在吴小姐被丈夫变相抛弃,她挣扎挽留的时候,丈夫手捂胸口虚伪宣誓:“无论我身在何方,我这颗心永远和你在一起。”面对如此的冷漠与决绝,吴小姐失望透顶,但只是笑了笑,并忍不住说了句实话:“你戏演的挺差的,但是刚刚那句台词说的不错。”

望着离开的丈夫,她没有再说一句话,只在久久泛红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。

6.jpg

再比如,霍思燕饰演的妓女,在舞女灯火阑珊,西子高台卖座的大上海,见惯了多少春宵一刻的男人,但两人相对而坐,只一双望着杜江的柔情似水的眼睛,就足见对杜江的深情,对他那句“我养你”的深信不疑。

7.jpg

再如陆先生与嫂子小六的情。小六说:“你带我跑了吧,就我们两个。”陆回:“我要照顾的人太多,没办法随心所欲,我没那个命。”正当小六神色黯然,陆先生扭头就说“你不是想演《花好月圆》吗?我安排你上。”她的喜怒哀乐,陆先生全然看在眼里的,彼此心知,但都不说。

8.jpg

小六睡了赵先生,让大老板颜面扫地,小六跟陆说:“我知道你不会杀我的,你舍不得,你会帮我想办法。”一向干脆利落的陆先生居然沉默了、犹豫了,沉默到大老板也不忍,只说了句:“你这么犹豫,就不杀了,我说的!”不说一个情字,但处处都能见到丝丝情意。

一向对陆先生敬爱有加的五姨太,在接到逃亡香港的陆先生电话后,明白是刺杀任务后只轻描淡写应了句“知道了”,还心急难耐的问了句“你好不好”。一夜难眠之后,二话不说就为夫复仇去了,最终香消玉殒,为爱殉情。

9.jpg

灵魂深处的震撼,源于克制的电影语言

纵观全片,对于场景的勾勒,人物的刻画,场面的把控,导演从头到尾都尽量克制,分寸拿捏的十分精当,没有浓墨重彩于火热的枪战场面,也没有进行一味地廉价煽情,而多以“上帝”的俯瞰视角冷眼旁观。比如公路上独自飞驰的汽车,在悲凉里透着无奈、落寞、怀念、紧张等各种复杂的情感;尸横遍地的公馆,以一种平静得波澜不惊的写法,更显出血腥、暴力与压抑感;轰炸后的废墟,又充满了悲悯之感。

10.jpg

尤其是小六与陆先生在收容所再度重逢时,在品尝过非人境遇,经历渡部三年的折磨之后,当年的任性的交际花,一身寡淡,由面带泪花的浅浅一笑,微微点头的知礼,到微微低头中的愧疚,举重若轻的处理中,没有一句台词,仅以细微的表情揭示的生命真相,让人心为之震颤不已。

而末尾,一个陆先生脱帽、伸手,接受安检的镜头特写,就将旧上海的光荣与一切诺曼蒂克都一去不返,所有人心中的百味陈杂之感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
11.jpg

懂得克制,才能精于取舍

导演程耳说,乱世的故事多是说不清的,要在旧上海的乱世群像中,从庞杂的人物、宏观的叙事里,表现出想要的罗曼蒂克,就必须要懂得克制,这样才能精于取舍,才能在配乐、画面、对话各方面都达到高审美的严苛标准。

而在家具领域,能对“懂得克制,精于取舍”的应用到极致的,大概就只有1898诞生于意大利布里安扎地区的Giorgetti。

12.jpg

HUG Armchair

Giorgetti一直以比较克制的方式,进行家具设计,它既不过分着重古典家具的繁复雕刻,以及华丽装饰,也不刻意追求夸张的后现代造型设计,而是以简洁的手法,将悠远的古典韵味,融入现代的线条与造型设计,营造出低调的奢华感。

13.jpg

Reverso Table

作为“原木材料家具的鼻祖”,Giorgetti对木材的打磨与雕刻同样拿捏精当,为了保持木材原色、质感所蕴涵的的天然灵性,Giorgetti只以简洁的曲线,来塑造家具独特的形态。对人体工学方面吹毛求疵的追求,以及对现代的材料的使用,让Giorgetti也给人以对生活的体贴感。

14.jpg

OTI Armchair

如果你也偏爱中国式克制下的这股子优雅,喜欢低调不浮夸的绅士沉稳作风,那么,低调、奢华的Giorgetti你也一定会喜欢。如果你看上了Giorgetti其中的任何一款,记得告诉小意,小意一定会以最给你平行跨境到家。

意俱home 微信公号二维码
意俱微信公号
意俱home 设计师二维码
家具顾问微信号
a:1:{s:5:"value";s:307:"";}